新闻动态
城市商业
(网点)
商务规划
城市规划
城市风貌
规划和设计
专项规划设计
旅游规划设计
(乡)村镇规划
街道改造
规划设计
城市更新
规划设计
养老地产
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
和建筑
本院概况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区域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内容说明
城市规划发展方向| 城市商业和网点规划|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环保系统| 旅游规划发展规划
城市信息规划| 城市步行系统设计| (乡)村镇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和设计| 街道改造设计| 业绩

城市规划

田园馨城
地点:山东莱西
时间:2010.7.14
占地面积:165.5平方公里
区内的规划体现了社会感、安全感、快乐感、舒适感。功能互动,在发展的同时产生聚集联动效应,积极发展对外功能,为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项目规划充分利用区内河湖坡地,绿化植被,打造最适合宜居的生态环境, 创造形象亮点。

浙江宁波北仓区商业网点规划
地点:浙江宁波市北仓区
时间:2009.11
占地面积:585平方公里
为实现北仓商业贸易的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对北仓全区商贸业作出统筹部署,终点实行商贸发展方案,一个商业中心区,三个商业副中心区,中心区四商圈。

浙江宁波北仓区商业网点规划
地点:浙江宁波市北仓区
时间:2009.11
占地面积:585平方公里
为实现北仓商业贸易的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对北仓全区商贸业作出统筹部署,终点实行商贸发展方案,一个商业中心区,三个商业副中心区,中心区四商圈。

浙江宁波北仓区商业网点规划
地点:浙江宁波市北仓区
时间:2009.11
占地面积:585平方公里
为实现北仓商业贸易的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对北仓全区商贸业作出统筹部署,终点实行商贸发展方案,一个商业中心区,三个商业副中心区,中心区四商圈。

浙江宁波北仓区商业网点规划
地点:浙江宁波市北仓区
时间:2009.11
占地面积:585平方公里
为实现北仓商业贸易的发展目标,规划期内对北仓全区商贸业作出统筹部署,终点实行商贸发展方案,一个商业中心区,三个商业副中心区,中心区四商圈。

互助县总体规划
地点:青海省
时间:2012
规划至远景发展规模
远景中心城区-塘川(绿河谷经济带)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远景城市人口控制在23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5.3平方公里;塘川组团控制在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7平方公里。

互助县总体规划
地点:青海省
时间:2012
规划至远景发展规模
远景中心城区-塘川(绿河谷经济带)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远景城市人口控制在23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5.3平方公里;塘川组团控制在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7平方公里。

互助县总体规划
地点:青海省
时间:2012
规划至远景发展规模
远景中心城区-塘川(绿河谷经济带)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远景城市人口控制在23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5.3平方公里;塘川组团控制在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7平方公里。

互助县总体规划
地点:青海省
时间:2012
规划至远景发展规模
远景中心城区-塘川(绿河谷经济带)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远景城市人口控制在23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5.3平方公里;塘川组团控制在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7平方公里。

互助县总体规划
地点:青海省
时间:2012
规划至远景发展规模
远景中心城区-塘川(绿河谷经济带)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远景城市人口控制在23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5.3平方公里;塘川组团控制在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7平方公里。

互助县总体规划
地点:青海省
时间:2012
规划至远景发展规模
远景中心城区-塘川(绿河谷经济带)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3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远景城市人口控制在23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25.3平方公里;塘川组团控制在7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7.7平方公里。

山东威海市商业网点规划
时间:2005年

上一页        下一页
 


城市信息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规划有利于城市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城市信息化规划包括城市信息化战略规划、城市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城市信息化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对于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还可以由各区县编制城市信息化分区规划。

1 城市信息化战略规划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实力、功能定位、政府工作部署等差异很大,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城市信息化内容纷繁复杂,各地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必须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明确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
城市信息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即城市信息化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信息化工作,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城乡居民的全面发展。以信息化统筹本市城乡发展、统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本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信息化的指导原则是“因地制宜、突出应用、开拓创新”。城市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需求迫切、见效快、影响大、带动性强的领域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走有地域特色的信息化之路,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社会的全面进步。
城市信息化要结合各自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需求为导引,以应用促发展,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要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有步骤地推动政府间业务协同,通过信息化改进政府工作;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一些民生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积极开展城市信息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鼓励本市各部门、各单位大胆尝试,取得一些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信息化工作成绩。
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要配合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为城市发展服务。不同城市的信息化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是不同的,可依据各自的城市发展战略制定。

城市信息化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分析城市发展目标和问题

分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等。例如,有些城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要工作是招商引资(如地处东南沿海的许多城市),有些城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要工作是传统工业改造(如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些城市);有些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规划布局混乱、城市无序发展,有些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灾害频繁发生但救灾工作难度大,等等。只有对城市发展形势进行正确的分析,才能分清轻重缓急,有重点地推进城市信息化进程。

(2)分析城市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目前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情况(可细分为计算机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网、电话网等的现状)、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行业信息化情况、企业信息化情况、社会信息化情况、城市信息产业发展情况(可细分为计算机制造、集成电路、微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等的现状)、城市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定情况、城市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规范制定情况、城市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培训和人才储备情况、城市信息化方面的重大工程建设情况等,找出急待突破或加强的方面。

(3)确定城市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上述结果确定城市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合理选择突破口。城市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分阶段(如分为近期、中期、远期3个阶段)制定,确定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由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制定重大工程项目计划、试点示范项目计划等,每个具体项目都要落实到有关责任单位。城市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最好要用一些数据指标来量化,例如电子政务要达到什么水平、软件产业总产值达到多少等。城市信息化的主要任务要分领域制定,如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如制造、交通、金融等)、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要坚持面向应用、面向需求、面向市场,既讲求经济效益,又讲求社会效益,以信息化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为市民、外来人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4)城市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包括如何对城市信息化进行组织管理、怎样筹集并落实信息化建设资金、制定哪些城市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如何制定城市信息化方面的标准规范、怎样开展信息化培训和引进信息化人才、怎样保证信息安全、怎样加强与国际/国内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等。

(5)其他内容

城市信息化规划编制单位、编制人员、解释单位、主管单位、内容更改备案、实施时间、违反城市信息化规划的处罚条款等。目前,许多城市都制定了各种形式的城市信息化规划,但是这些规划都缺乏明确的法律约束,而且不是定期修正的,执行起来效果都不很理想。实际上,制定城市信息化规划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城市发展情况、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一定要确立城市信息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各个单位都要遵照执行,对于违反规划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总之,城市信息化规划不是一种蓝图式的规划,要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区域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编制内容说明
城市规划发展方向| 城市商业和网点规划| 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环保系统| 旅游规划发展规划
城市信息规划| 城市步行系统设计| (乡)村镇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和设计| 街道改造设计| 业绩

 

协作单位
中规人居城镇规划发展中心
国际有机城市环境联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
中城国合(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设计院(工程规划设计所协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设计院(建筑设计所协作)
中国城市商业网点联合会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技术标准研究专业委员会
华优建筑设计院
Fucina 意大利福秦国际艺术中心
韩国仁荷大学hAUs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
hAus hub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 OIX FACTOR

  Add.: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路4号院7号楼 4层 Post: 100102
Add.:No.4 WangJingnLu Buliding7,4th floor,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102, R.P.China.
Tel:(010) 56101820
Fax:(010) 64741358
mob
ile phone: 13801296278 周一 - 周五 9:30 - 18:30
Email:bjccca@126.com
http://www.bjcc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