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好城市商业网规划的必要条件
(一)摸清城市“家底”,数据、资料和布局情况要准确,齐全
只有“家底”明,决心才大。北京、上海、广州以及现在进行规划的深圳市,都拿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市商业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目前统计部门的数据由于统计范围和力量的问题,不可能完全满足制定规划所需要的全部数据,这就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普查。
普查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全市的基本数据(与商业企业发展有关的数据),如:城市的面积、城乡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产值,商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交通、通讯等情况,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支出水平,消费的结构等。
2 .全市的商业、饮食、服务情况:商业各行业、各种业态(百货、专业店、超市、货仓式商场、便利店、电子商务)、各种所有制(全民、集体、个体、私营、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商业网点数,销售额,营业面积,从业人员;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营业面积,进场商户;饮食服务业营业额,营业面积,从业人员;连锁店门店数,营业额;展览业情况,展馆面积,每年交易会次数,成交量等等。
3 .商业企业目前现状、存在的问题,城市商业的定位的依据都要有详细的数据和情况。
(二)商业主管部门要同城市规划部门密切配合,共同领导和参与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不搞“两张皮”
广州市在制定商业网规划工作,采取由广州市商委和城市规划局共同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委托专门做规划咨询研究的机构来做,做到优势互补,克服了“两张皮”的现象,是一个好的成功典型。南宁市也是这样做的,减少了很多弯路和扯皮现象。
(三)确定城市定位,是编制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条件
编制规划首先要明确城市的特征是什么?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城市,优、劣势表现在哪些方面,比如资源、支柱产业,各种产品,外贸,文化教育,交通,旅游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情况。为了更深一步研究城市定位,还要把本城市与周边城市加以对比,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本城市特点的认识。编制规划时,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发挥各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作用,特别是在当今交通、信息十分发达,在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圈的形势下,更应考虑本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文化的相互分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搞大而全,小而全。广州、深圳以及许多城市在编制规划时,都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比较,有的还与国外城市比较。有了准确的城市定位,才可以确定商业的发展总量、速度、结构、城市集聚度、产品的辐射力,外销率等,制定的规划就有了充分的依据,规划也才能有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
(四)发挥专家作用、特别是商业、规划、交通等方面专家在制定规划中的作用
在商业网规划要反映了城市商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既要符合科学,有合理性,又要反映城市的实际情况,不脱离实际等。为此,在制定规划时,必须要发挥专家作用。一个好的规划,可以说是一种成熟的思考,是集中了专家,实际工作者智慧的产物,有了它,可以事半功倍,把工作搞好。但是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有些地方,编制规划往往忽视了商业专家的作用,而只要城市规划的专家来做,我认为这有一定的片面性。同时,也很难做得好。因为商业有其本身的规律和特殊性。有些城市搞的商业网点规划,由于没有请商业专家参加,结果脱离实际,甚至弄出笑话。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二结合,或三结合,至少应由商业方面专家同规划方面专家结合一起搞,这样优势互补,使商业网点规划切合实际,有指导作用。
(五)城市政府要加强领导,从各方面重视和支持编制规划的工作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没有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直接领导,是不可能搞好这项工作的。现在各级城市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在编制规划时,一般都由主管副市长挂帅,市政府的各有部门参加组成小组,并由商业主管部门设立办事机构,以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这是比较成功的经验。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