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提交国务院审批

办公厅关于对大型商业网点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贯彻实施《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


商务部 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 ------ 黄海部长助理在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将颁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
未来四大趋势

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商业网点规划动态
做好城市商业
网点规划


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避免重复建设 中国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

发达国家商业网点建设的经验

加强商业网点规划提升商业服务功能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黄海部长助理在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年9月7日接受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让世界了解中国栏目采访

据《国际商报》 2004 年 6 月 28 日 刊载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希来 教授的文章“商业地产:跟踪目标消费人群”

据《大地视角》 2004 年第三期报道:“大型社区商业发展出路”王希来——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据《北京楼市周刊》2004 年6月11日 报道:“众专家交锋中国 MALL ”

据《京华时报》2004年6月17日 报道: 秀水市场将撤市变路

据《国际商报》2004年6月21日 报道: “我国商业地产全线飘红”











 

【AT】有点意思——中央美院建筑学院之“不奇怪展”


|不奇怪
|建筑?材料?空间?行为
|室内专业三年建筑基础设计课题展

|参展者:2012级全体室内学生
|指导教师:韩文强、杨宇
|展览时间:2014/12/15-2014/12/21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七号楼七层展厅

展览呈现的是室内专业三年级学生的第一个课题作业,课题内容是以北京四合院环境为背景设计一座小尺度的胡同邻里中心。

建筑/近期奇怪建筑话题引发设计从业者的广泛讨论和关注。何为奇怪建筑,怎么定义奇怪建筑一时间更是众说纷纭。我们以这个话题作为引子,或回应、或质疑、或讨论“奇不奇怪”背后的各种可能性。

材料/土、木、砖、瓦、石作为主要建造材料。

空间/10米*10米*10米的立方体作为空间范围。

行为/以胡同中的人作为核心,思考行为与空间的关系。



作品一览





植来植往|作品是一个胡同邻里休闲中心。坐落于北京东四十一条胡同。方案以材料为主,选取最自然的树干树枝作为材料。木头来源于京郊改造所砍伐的树木。用胡同居民自家的植物盆栽赋予他们生命,并供居民使用。绿色植物不仅给树干带来生命,也带给胡同无限生机,带给胡同居民盎然的休闲空间。树干以以粗细搭接捆绑的方式建造出一个轻盈开放绿色的空间。形式统一又丰富。花盆安置,鸟笼安置,座椅安置等全部由相同的形式完成。室内外与景观融为一体。且功能丰富多样,种植,遛鸟遛狗,下棋,阅读,锻炼,吹拉弹唱等。建筑的外立面也随着植物的生长而变化。无论是对于居民还是对于整个胡同都是舒适惬意的存在,是一个供居民聚集交流休闲的最佳地点。





藏书盒|藏书年代久远,“藏书盒”的设计是想将传统榫卯文化,古建筑、家具一直传承下来的木材文化与现代图书馆进行古今融合。设计概念是具有模数化的盒子。在大盒子中有两个小盒子作为私密空间。同时移动变换会让私密的藏书室产生许多附加的平台空间,变成一个借阅存储书籍、聊天、下棋......的开放性建筑场所。





森林晾晒屋|基地位于北京著名的东四十一条胡同里,巷弄狭窄,本该是公共空间的道路两旁布满了居民的被子大衣。我设计的森林晾晒屋就是想借此提供一个宽广开阔的空间,并且适合人们来此一边晾衣劳动的同时也能与其他人一起活动交流,让普通的”晾衣“成为一个大家都增进感情的媒介。借由”树“的形象衍生出的晾晒屋也是为了给灰度胡同增进一丝绿意。营造一种被树木包围,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氛围。





影绰亭|方案的设想是在道路中间的路口处架设一个亭子,可以供老人晒太阳休息,小孩玩耍,也可以是年轻人聚会散步的场所。通过玻璃砖的材质制造梦幻的光影效果,同时虚实的景象也给人们不同的视角来欣赏自己居住的环境。





动胡同|设计为胡同中的健身游乐间。在这里胡同居民在运动的同时产生的动能可以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整个空间能量实现循环,使得人们在消耗自身能量同时,还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白天,胡同各个年龄层的居民在这里集聚,交流,锻炼,游玩,而夜间,积聚的电能将使这个健身区成为光的装置,照亮胡同,为老胡同注入新的活力。





竹语晾晒屋|在居民稠密的东四十一条胡同里,希望创造一个收集清风和阳光的晾晒竹亭,让邻里间不再因自家晾晒空间的狭小阴暗而烦恼。风和日丽,邻居老少汇聚一堂,家长里短,亲近,悠远。根据原竹生长形态特征,和由点成线、刚柔交替的材料特性,发现其弯曲成拱并配合柱子组合成结构元素的可能性。结构元素上下贯通,排布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竹结构构筑物。





飘在胡同里的花园|针对基地稀缺的活动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飘浮花园的概念。主要建材为玻璃砖,既虚化体量使建筑融入环境,又引入自然光线,上下联通,内外通透。室内玻璃花盆砖的使用让植物”漂浮”起来。玻璃的特性使得整个空间晶莹剔透,“山”的引入使得植物砖墙在围合出小空间的同时又不破坏空间的整体性。





城中山|一片规整清晰的四合院建筑群,灰砖青瓦。一座【山】由地平面过渡到屋顶。瓦片在屋顶排列起伏,疏密过渡,与周边保持了相同的质感,又有新与旧的区分。





生长的帐篷|基地选在胡同当中,没有选择关注它的特性而是关注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共性--由于四合院的年代久远使用者的更迭等原因造成了胡同中的各个位置不时地需要修葺加建和改造。由此催生出了这样一个群体--施工队。对于生长在胡同里的居民来说他们只是外来者,但对于合同本身来说他们是参与者和改造者。因此想为他们提供一个便利无尘的休憩场所,同时加强与当地居民的交流。





爱屋脊屋|汲取古建屋顶的榫卯形式,并将椽子、檩条,瓦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抽象和演变,形成一种新的榫卯方式。这种形式不仅作为呼应东四胡同众多的坡屋顶的屋顶构型,同时这种屋脊的正、空间和负空间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古建气息和现代风格的一种交融和碰撞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有趣的空间体验。





落瓦|以瓦为主要材料的东四十一条地下澡堂。





胡同树屋|调研当地,发现旧环境缺少开敞的公共空间——居民多自发自设简单的交往空间——依赖狭窄街道,多在树荫下。这景象让我受到启发,我的主题逐渐确立:在树中穿梭环绕——及给居民首熟悉感与归属感,又有不一样的新鲜感。同时,材料就选用了木材。主竖墙像树干一样承重,向外延伸的楼板就像树枝一样。疏密相间的外墙在阳光洒落时斑斑驳驳,好似树影。不同节奏的空间,是整个过程好似在树上游走,自然惬意。根据不同需要,空间开放性和尺度不同,满足更多需要。





拾忆之地|几十年来,北京四合院普遍拆迁,所剩无几,历史建筑就这样消失?这些拆迁剩余材料将何去何从?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导致城市中鸟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到破坏,城市留鸟越来越少。因此利用拆迁剩余的废旧木材,建造此次方案,既成为当地人休闲,遛鸟养鸽之地,也成为城市留鸟的栖息之地。展示古建的历史美感。





宠物之家|这是一个具有寄养功能的宠物之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成了流行因素,但是很多人面临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宠物的窘境。这个宠物之家不仅可以提供寄养功能,还是人与动物休闲的乐园。此外,社会上不乏非法逮捕流浪动物的行为,宠物之家也为流浪的小动物提供一个休憩玩耍的开放空间。主要材质为木头,自然亲近,此外木材所产生的光影感也十分吸引人。





胡同书屋|在僻静的胡同内为大家提供一个能阅读心灵的场所。通过数个大小不同的方形木框相互嵌套,生成一个高低错落富有韵律的空间,整个内部没有严格的使用划分,同时整体材料以富有亲和力的木材为主,使用者可以随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席地而坐,然后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





灰砖记忆|纪念每一个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的北京“老房子”,选用材料为持续在产生的北京老城区拆迁和翻修废弃的旧砖、台基、瓦、木梁柱、铺地等。场地选在老城区比较特殊的东四十二条胡同,这里远离商业区,因而显得更加幽静,历史悠久。如果我的这些东西都不见了记忆拿什么承载。

来源:中央美院ARCHVOE建筑之声

 
协作单位


 

Add.: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路4号院7号楼 4层 Post: 100102
No.4 WangJingnLu Buliding7,4th floor,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102, R.P.China.
Tel:(010) 56101820、
Fax:(010)85584647
mobile phone: 13801296278 周一 - 周五 9:30 - 18:30
Email:bjccca@126.com
http://www.bjccca.
com

ao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