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网点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提交国务院审批

办公厅关于对大型商业网点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


商务部关于贯彻实施《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


商务部 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 ------ 黄海部长助理在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将颁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条例
未来四大趋势

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商业网点规划动态
做好城市商业
网点规划


关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大中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

避免重复建设 中国加快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建设

发达国家商业网点建设的经验

加强商业网点规划提升商业服务功能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黄海部长助理在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4年9月7日接受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让世界了解中国栏目采访

据《国际商报》 2004 年 6 月 28 日 刊载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希来 教授的文章“商业地产:跟踪目标消费人群”

据《大地视角》 2004 年第三期报道:“大型社区商业发展出路”王希来——北京首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据《北京楼市周刊》2004 年6月11日 报道:“众专家交锋中国 MALL ”

据《京华时报》2004年6月17日 报道: 秀水市场将撤市变路

据《国际商报》2004年6月21日 报道: “我国商业地产全线飘红”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思考

当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展开之时,为总结智慧城市发展、建设的成功经验,引导和传播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智慧城市评估随之应运而生。但这些评估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评估与城市环境、与大众的感受有何关系?目前评估指标体系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城市之间比谁更“智慧”不科学
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宣传中,广州以“智慧树”的比喻,十分形象地将广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包含其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州‘智慧城市’重点是构建一个‘智慧城市’的树型框架,可简单地归纳为:根——基础、干——技术、枝——产业、叶——应用、果——生活。一棵树,它要成长就需要土地、水和阳光、空气等来养育,而不同的土地、水和阳光、空气等环境将决定其所养育的树种的不同,如在东北是松树、西北是杨树、华南是榕树、江南是柳树等等。我们不可能说松树比杨树好、榕树比柳树差,因为这些树种能生长在这些地区,是由于它们已适应了该地区的环境。我们无法脱离环境来对不同种类的树种进行对比、分出好坏,诚如谚语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同样的,对应于“智慧城市”的“智慧树”,它也需要环境来养育,只不过在这里环境从土地、水和阳光、空气等换成了城市及其与城市相关的文化、经济、产业和城市配套能力等。不同城市的不同环境会培育出不同的“智慧树”,这些“智慧树”如同现实社会中的树种一样,没有可比性。

因此,说哪个城市比哪个城市更“智慧”是没有评估对比性的,较为合理的比较可能是看哪个城市的哪个应用比哪个城市的该应用更为“智慧”更好。

现有指标体系差异较大难抉择

目前,国内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有代表工信系统的、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推出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工信指标”),和代表住建系统的、由住建部推出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住建指标”)。两个评估指标体系既有相同或相似的指标内容,也有体现各自特色的不同指标内容。

例如,在网络环境指标中,“工信指标”更为详细、具体,有互联网平均速度、光纤到户率、3G网络覆盖率、使用4M以上宽带产品的用户比例、互联网普及率、智能手机拥有率、移动宽带用户比例,“住建指标”只有无线网络、宽带网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三项。又如,在城市管理方面,“住建指标”体系要比“工信指标”体系丰富得多,城乡规划、建筑市场管理、供水系统、排水系统、节水应用、燃气系统、垃圾分类与处理、供热系统、照明系统、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智慧物流、智慧支付、智能金融等指标均未在“工信指标”中出现。总体而言,“工信指标”更强调对“智慧城市”的技术支撑能力的考查,“住建指标”则更注重“智慧城市”具体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环节的体现。

因为评估指标体系所含内容的不同,其所评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否则用一套指标体系即可),由此也会产生如下一些问题:其一是这两套指标体系所评估的结果哪个更好,或者说哪个更为合理;其二是城市应以哪套指标体系的结论为依据来规划自己的发展、改进自己的工作;其三是两套指标体系之间会不会产生矛盾,会不会产生对同一城市的不同评估结果,出现了这种结果后城市应如何面对等问题。

大众感受往往与评估结果不一致
为了阐述评估体系与大众感受间的关系,我们用北京和海口这两个城市做个对比。比如,北京在环保以及交通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投入毫无疑问应该比海口要多、信息化水平也应该更高,拿当下流行的智慧城市语言来说,北京的“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水平比海口的要“智慧”。然而,大众的感受却大相径庭。大部分市民肯定会说海口的空气质量、交通畅通比北京要优、要好,同样换用“智慧城市”的话来说,海口的“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成效比北京的要“智慧”。

那么北京和海口比,到底哪个城市的环保、交通更“智慧”呢?或者,进一步问“智慧北京”和“智慧海口”,谁更“好”、谁更“智慧”呢?显然,按照目前的评估体系和方法得出的结论和老百姓的真实感受是不吻合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评估只是对过程的评估,而非结果的评估;只是用部分的评估来反映城市的全貌,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客观上讲,应用“智慧”了,城市不一定“智慧”;个体“智慧”了,城市也不一定“智慧”。

 
协作单位


 

Add.: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路4号院7号楼 4层 Post: 100102
No.4 WangJingnLu Buliding7,4th floor,
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102, R.P.China.
Tel:(010) 56101820、
Fax:(010)85584647
mobile phone: 13801296278 周一 - 周五 9:30 - 18:30
Email:bjccca@126.com
http://www.bjccca.
com

aoba